第176节
“求求了,别那么明目张胆,拯救一下顾老师脆弱的心吧,烧烤就烧烤,还要特意顾老师一下,替顾老师委屈。”
顾熠:“……”
其实《偶像之死》剧组伙食还不错,毕竟经费充足,都允许演员们一遍遍ng了,在伙食上自然没有省的必要。
但饮食清淡也是真的。
看着那边滋滋冒油的烧烤,和这边绿色的花菜白色的花菜一对比,平时吃着挺不错的鸡腿顿时不香了。
于是,顾熠在他们发的每张图后面统一回复「+5斤」,互相伤害吧,他没有在怕的。
到这个时候,《偶像之死》的拍摄逐渐接近尾声。
“最后几场戏还是有难度的,你们要做好准备。”姜游提醒道。
顾熠点了点头。
刚和姜游合作的时候,顾熠的确不太习惯对方的导演风格,他合作过的导演都偏强势,哪怕是唐懋这种日常很温和的导演,导戏的时候也是分毫不让的。
不过这段时间合作下来,顾熠发现,姜游自是有达成目的的方法,他只是不够直接,可却能旁敲侧击地把自己的想法给灌输了。
《偶像之死》拍到现在,主要剧情还是跟着剧本走的,就算有改动的地方,也是姜游和编剧探讨过后的结果。
换而言之,自主权依旧在导演手上。
顾熠只会对剧本当中他觉得有bug的地方提出建议,毕竟整个剧组里,只有他有偶像行业的从业经历。
虽然剧本未必要贴近现实,但一些脱离太过的地方,拍起来会让人觉得很别扭。
……
拍摄到达尾声,姜游心里也不由放松了下来。
《偶像之死》这个剧本是他和编剧的心血,当初顾熠接下乔澳这个角色,后续又换了一批演员后,姜游心里一直很担忧。
像王轩恒的名声他就有所耳闻,这位拍戏能带好几个编剧,专门负责给他改人设,什么好的人设都往他自己身上套,他不吸粉谁吸粉?
可正是因为这样,导演丧失了对剧组的控制权,反而是演员占据主导。
好在这种事没发生在《偶像之死》剧组,演员们的发挥远超姜游期待,尤其是李煦和赵旸,这两人进组前后几乎是脱胎换骨了。
创作这个剧本的时候,有一点姜游是可以确定的,那就是角色都是年轻演员来演,这也就意味着,演员的演技很可能拖垮剧本本身的质量。
但拍摄进行到现在,对他来说,每一天都是惊喜。
“我算是知道怎么个个都想和顾熠合作了。”姜游笑道。
“太抢手了。”
当初《偶像之死》成功截下顾熠,姜游被同行们笑是「虎口夺食」,主要是请顾熠合作的项目太多,都排到不知多久之后了。
当初顾熠拿云星奖影帝的时候,姜游就向他发出了邀约,结果一不注意,《星际觉醒》票房大爆,竞争的人数增加了好几倍,好不容易顾熠接下了角色,他又去意国拿了座al奖杯回来。
难度ax级直接升到ax ps级了。
……
最后几场戏开始点明主题,《偶像之死》的「死」字就体现在这里。
是物理意义上的死,但也是人格层面上的死。
在乔澳作为练习生、为出道的机会兢兢业业时,他害怕丢掉自己珍惜的每一个机会,他热爱自己出道的梦想。
但当他位居高位时,他却能亲手摧毁掉其他练习生的梦想。
他这么做不止一次,因为之前一直被容忍、被原谅,所以乔澳愈发肆无忌惮,但他忘记了,并非所有人都能容忍他。
对待这个跑过来大吵大闹的练习生,乔澳的态度甚至不如对待徐川,他既轻蔑又高高在上,看向对方的眼神仿佛看一个卑微的蝼蚁。
“顾老师本人要是这样,我真的要跑了。”李煦和赵旸小声嘀咕,他俩全程见证顾熠把乔澳的变化完美地演绎出来,有时候一群人一起聚餐,谁还没出戏的话,看到顾熠在旁边会忽然吓一跳。
片场里,乔澳的讥笑还挂在嘴角,一股刺痛忽然在他的身体里蔓延开来,他蓦然反应过来,可视野里只剩一片鲜红的血。
对方的瞳孔映出了他的脸,比年轻时更精致,医美的痕迹清晰,他拥有很多很多钱有很多很多房子,但这一瞬,一切都成为泡影。
他想起自己年轻时曾说过的,要让摧毁自己梦想的人付出代价。
现在他成为了那个代价。
《偶像之死》剧本有个讽刺性的结尾———乔澳在娱乐圈经营许久,但他的死只是引起了一阵风波而已,喜欢他的粉丝在不久后就把他忘了。
而一个乔澳从娱乐圈消失之后,这个圈子依旧会有第二个、第三个乔澳,即便乔澳的例子摆在那里,依旧挡不住许多人前赴后继。
姜游还在纠结这个结尾拍不拍,他们编剧情的时候觉得这样写挺好,可片子拍到现在,加这么一个结尾似乎太刻意———这样的套路别的电影里也用过。
“拍呗,到时候能用就用,不能用,等片子上了当个宣传话题也不错。”
“也对。”姜游点点头,“反正资金充足。”
《偶像之死》剧组压根不差钱,他这边雨露均沾,每家电影公司都投了一笔钱,但电影没有特效,场景也相对集中,最大的开销其实是顾熠的片酬。
这笔钱,剧组掏得心甘情愿。
其他演员,有像李煦这样片酬低的,也有像赵旸这样是推荐过来的,各家公司推人进剧组,片酬自然是往低了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