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18 脸红心跳
PO18 脸红心跳 >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> 第344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44节

 

刘世延感觉到了极大的挫败感,他对着张居正说道:“部堂,既然贼军已经攻陷了九江,那我们在徽州府的仗还打不打了?”

张居正和刘世延出徽州府,本来是想要支援江西,却被林德阳的浙江新军拦在了景德镇。

为了突破林德阳的封锁,刘世延多次出击,可都被林德阳给挫败了。

而打了这么久,刘世延也终于明白了,林德阳根本就是拿着他练兵!

每次刘世延佯攻,或者小股突破的时候,林德阳送上来的就是训练不足的新兵,所以这些战斗有时候还能有意外的战果。

可一旦刘世延用主力突破的时候,林德阳就一定会带上精锐阻挡,每一次都能将刘世延部牢牢的卡死在徽州府边上。

刘世延感受到了侮辱,可是打不过就是打不过。

如今九江都已经陷落了,张居正西线突破支援江西的战略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了,刘世延看向张居正,询问他接下来的战略方向。

张居正看着地图说道:“去安庆!”

安庆?

张居正说道:

“诚意伯,以你和苏贼作战的经验总结,苏贼作战的特点是什么?”

刘世延脑海中冒出几个词,“装备先进”,“军纪严明”,可是这些都和张居正的战略有什么关系?

张居正自问自答的说道:“要我总结,苏泽用兵的策略就是‘风林火山’四个字。”

刘世延兵法了得,他立刻知道张居正说的是《孙子兵法》中的典故,他说道:“其疾如风,其徐如林,侵掠如火,不动如山,难知如阴,动如雷霆。”

张居正点头说道:“苏贼狼子野心,很早就开始练兵准备造反了。”

“但那个时候苏贼是以抗倭团练的名义训练军队,不可能招募太多人,因此苏泽最擅长的是用精兵。”

“闽浙两省之地,福建山多田少,浙江也饱受战乱,就算是加上苏松,苏泽也养不出大军,所以贼军虽精,但是人数不多。”

刘世延连连点头,张居正分析的没错,苏泽麾下的军队就是这样,人数少装备好,往往能够打几倍于己方的官军。

张居正又说道:“精,是苏泽军队的优势,可同样也是劣势。”

“当时苏贼发动的时候,靠着精兵能够迅速夺下福建和浙江,可是被我在镇江阻挡之后,就没有继续攻打南京和扬州,这就是因为苏泽手下的精兵太少了,因为没有足够的兵力控制南京。”

刘世延也点头,张居正分析的没问题。

张居正说道:“我们现在也是,对面的景德镇军队虽然强悍,挡住我们前往江西,但是因为他们人数不够,所以也无法攻入徽州府。”

刘世延再次点头,他问道:“部堂,这和风林火山有什么关系?”

张居正说道:“有关系,因为只有精锐,所以苏泽作战非常依赖交通线。”

“能够一举下福建和浙江,是因为福建和浙江的海岸线,苏贼本来就是海边军卫出来的,又在福州训练水师,所以能将精兵迅速投放到福建浙江沿海的重要城市中,从而迅速控制两省。”

“苏州府和松江府也是如此,这两府都靠海,又有苏泽留下来的抗倭总团作为钉子。”

张居正又说道:“江西之战也是如此,沿着鄱阳湖攻略沿湖的诸城,苏贼靠的也是船舶的机动性。”

“所以苏贼的风格是风林火山,其实最重要的还是‘其疾如风’这四个字!”

“九江被攻破,湖广的纲粮运输被切断还是其次,我更担心苏泽利用长江的机动性,袭扰上下游的重要城市,甚至威胁南京。”

刘世延冒出一身冷汗,果然还是张居正想的远啊。

苏泽擅长造船,如今控制了长江重镇九江,如果明军不尽快做出应对,苏泽完全可以沿着长江水道袭扰周围的城市。

中上游的武昌,下游的南京,这些都在长江航线上的!

刘世延还是有些犹豫的说道:“张部堂,我们如果去安庆,那徽州府?”

张居正说道:“安庆也是长江重镇,就在南直隶境内,若是贼军真的攻打徽州府,我们随时可以南下支援。”

“刚刚我也说了,苏泽用兵极其注重机动,徽州府多山多水,道路又不好走,他不会选择从这里进攻的。”

“诚意伯如果还不放心,就派人捣毁徽州府去往江西的道路,然后留下部分军队防守就行,剩余的人都随我去安庆!”

张居正都这么分析了,刘世延也只能点头。

他按照张居正的吩咐,破坏道路烧毁桥梁,然后留下少部分兵力,带领大军前往安庆。

就在张居正带部“转进”安庆的时候。

松江府。

徐氏大宅。

徐家二公子,当朝阁老徐阶的二儿子徐琨,正在接待新上任的松江知府申时行。

“什么?苏贼,哦不大都督要向我们徐家订制冬衣?”

徐琨觉得自己是不是昨天酒喝多了,是不是做梦还没醒。

申时行放下茶盏说道:“当然,谁不知道松江府徐家是松江府棉纺的龙头,这次我军要定制两万件冬衣,除了徐家之外,还有谁能接下来?”

徐琨得到申时行的夸赞,脸上露出洋洋得意的笑容。

这位徐公子虽然考试不行,做人也不怎么样,但是做生意却很有天赋。

《天工开物》出版后,徐琨壮士断腕,砸了家中作坊的老式纺纱机,立刻斥巨资聘请人才和制造了新织布机,虽然小亏了一阵子,最后却成功利用徐家家大业大的优势,抢占了技术先机,再次成为松江纺织业的龙头。

靠着技术发展的成本降低,通过大明边军的冬衣生意,徐琨又大赚了一笔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